從9月1日起,國家開始對貨車正式實施召回管理。此事在貨車行業引起了不小轟動。近日,記者采訪了我國部分貨車企業的有關負責人。
大企業:有信心有準備
福田汽車是我國著名的商用車企業之一,目前它擁有歐曼、福田歐V、福田風景、福田傳奇、MP-X蒙派克、歐馬可、奧鈴、薩普、時代等品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張遵法告訴記者,從2004年召回進入中國汽車業,我們對于召回已經不陌生。貨車召回是大勢所趨,它符合國際慣例。福田從建廠之初就注重一流的產品設計、開發、質量,并在業內享有一定的品牌信譽度。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一系列成熟的管理體系,它包括信息備案、質量追溯、質量監控流程等。因此,福田面對召回是很有信心的、贊成的。
張遵法介紹說,今年3月底,國家剛剛發布回車召回公告后,他們就開始組織學習,理解政策,分析企業目前產品質量狀況,研究討論將要面臨的問題,同時還向有過召回經歷的轎車企業取經。他表示,目前,福田需要的是獲得貨車召回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操作上的指導和幫助。
上海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集乘用車和商用車于一體的實力派企業,上海通用五菱的貨車產品是由客車延伸過來的,所以在制造、管理上都是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受國家汽車下鄉的利好政策影響,今年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卡銷量相當的好。他們與福田所不同的是,在近兩年內曾有過兩次召回。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宮偉健介紹,企業今年5月和去年4月先后對4768輛樂馳和26076輛五菱興旺客車實施過召回。他告訴記者,因為企業產品的產量很大,所以召回的幾率就會高,這是正常的。召回是維護客戶的利益,同時也是維護企業的形象,最終受益的是百姓和企業。因為汽車在路上跑,對人身安全影響大,這類產品早就該實施召回了。
面對召回,實力派貨車企業顯得很坦然。他們和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一樣,認為召回是貨車行業水到渠成的事情,并且有信心、也有思想準備面對貨車召回。但是他們認為,中國貨車召回也面臨一定的難度。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重要品質科負責人周國衛認為,根據貨車行業自身特點,無論生產、使用等方面都有其具體的特殊狀況,主要表現在目前不規范生產、信息備案困難、超載普遍存在等問題,這必將會給缺陷汽車責任認定帶來困難。
中小企業:擔心品牌度降低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貨車企業主要包括整車及改裝車企業兩種,不到1000家。其中,年產量萬輛以上的只有十幾家,產量達到經濟規模的只有一汽、東風兩家企業。企業規模小、產量低、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嚴重是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由于目前我國貨車行業還沒走向成熟,改裝企業遠遠多于整車企業。很多貨車生產都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很多產品是訂單式加工改裝,違規操作時有發生,有的用戶為了省錢,一些國家要求強制安裝的配置不安裝,這樣,一旦出了事故,在責任認定上就有困難。正是因為這樣不規范的現狀,發生召回的幾率就會高。
唐山中建二局建筑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100多人、年產量幾百臺的改裝小廠。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王俊杰告訴記者,我們剛剛打開市場,正在培育品牌,真怕因為召回而毀于一旦,企業經不起折騰的。太原南方重汽是一家新企業,該公司質量部工程師王小平也擔心剛剛起步的企業,在競爭中因召回而影響發展。
目前我國貨車銷售主要集中在二、三級市場,一旦出現批量性群體召回,將會影響企業的形象和效益。這種情況下,有業內人士指出,召回可以讓行業健康發展,小企業可以通過資產重組,與規模大企業聯姻,最終強壯形成實力。
也有很多企業擔心,貨車召回會對剛剛出現回暖的商用車行業帶來不利影響。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商用車產銷量持續低迷,始終未見起色。從7月份開始,隨著國家政策利好逐步顯現,商用車市場終于出現回暖,其中半掛牽引車表現較為突出,7月產銷比上月分別增長29.19%和25.98%,但貨車的銷售降幅與6月份相比仍然超過6%。
底盤企業:受超載困擾
此次貨車召回重點是對整車和底盤制造商,底盤是貨車最重要的零部件。按照有關部門規定,底盤是構成卡車和客車的主要部件,發動機等其他部件都放置在底盤之上。另外貨車與轎車有著本質區別,貨車屬于生產資料,車主關注更多的是讓車如何能多拉快跑,忽視了平日保養。
另外,貨車超載現象較為普遍,一位底盤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車主為了多創效益,經常是一輛載重量4噸的車,裝上了8噸的貨,這種超載已經是司空見慣的。長期的超負荷工作,車輛肯定會出問題。這種不規范使用造成貨車質量故障不斷,在發生故障后,開展召回調查時責任判斷很有難度。一旦招上麻煩,企業是勞民傷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