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乘用車發展的成功模式能否復制到商用車領域?
上海汽車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先后通過和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的合資,引進技術,成功地取得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領頭羊地位。我們分析上汽成功的經驗有四條:合資引進技術,先發占領市場;國產化零部件,形成供應鏈的競爭優勢;多合作伙伴的競爭博弈增強合作地位;自主開發增強話語權。我們認為上海汽車乘用車發展的成功模式能復制到商用車領域。其路徑是:尋找世界級的商用車合作伙伴,利用其強大的零部件實力進行國產化工作降低成本,最后是雙品牌戰略,自主和合資品牌一起發展。
菲亞特能否承擔這樣的重任和角色?
菲亞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公司,其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皆有杰出的品牌和地位。它是目前不景氣的汽車行業里日子最好過的企業,利用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公司正在大幅度擴張自己的市場和領域。在商用車領域其旗下的依維柯集團是歐洲的著名商用車專家,其主要產品覆蓋重卡,中卡,輕卡和輕客等領域,因此菲亞特的產品實力和技術實力是可以承擔這樣的重任和角色的。通過加強和菲亞特的合作,上汽能獲得一系列的成熟技術支持,能迅速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如何從資源整合的方面配合戰略目標的實施?
上海汽車旗下有不少商用車整車公司和關鍵零部件公司:以中重卡為主的上汽紅巖,以輕客為主的南汽依維柯,以輕卡為主的南汽躍進,以大中客為主的申沃客車,以重卡和大中輕客為主的匯眾汽車等;關鍵零部件主要是上柴股份和上汽菲亞特動力。因此這些資源需要整合到一個合資公司,然后通過產品組合的方式共同應對市場開發。我們認為上汽可能會和菲亞特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共同管理這些商用車公司,菲亞特專注于產品和技術,上汽關注于管理和市場,這樣才有可能把上汽的商用車短板變成市場的重要競爭者。
為什么要發展商用車業務?
商用車市場在最近的幾年里得到國內外巨頭的重視,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得出發展商用車的必要性:第一,中國商用車市場在技術升級的背景下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市場,無論是中重卡和大中客都是未來的產品方向,加上排放和舒適度的技術升級,中國市場是眾多世界級巨頭的首選市場;
第二,商用車領域我們具有比較優勢,發達的重工業水準和便宜的勞動力是我們的市場競爭法寶,中國的商用車領域具有成為世界工廠的潛能。
第三,市場競爭的格局造就了商用車不進則退的危機。從重汽和曼的合作,江淮和卡特比勒的合作,廣汽和日野的合作,江鈴和福特的合作,東風和日產的合作,福田和奔馳的合作等等,世界著名的商用車企業已經把中國的中重卡市場作為主戰場,因此,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商用車企業不進則退。
第四,從乘用車企業轉向商用車企業比較容易,特別是在技術開發和管理能力上,乘用車企業轉向商用車領域具有優勢。
整合資源,有利于公司突破商用車短板
我們認為:上汽和菲亞特攜手,利用上汽的管理和市場優勢,菲亞特的產品和技術優勢,通過一系列的公司整合,將有利于公司突破商用車的短板。我們對上海汽車商用車的未來發展持樂觀評價,我們認為這個合作對上海汽車和上柴股份的股價將帶來正面影響,我們維持上海汽車的買入評級。